遠洋郵輪在波濤間顛簸一個多月,終于望見陸地的輪廓。李宇軒扶著船舷,望著漸漸清晰的海岸線,心中百感交集。當奧林匹克號緩緩駛入舊金山港時,他望著岸上林立的鋼鐵建筑和飄揚的星條旗,不禁低語:這竟是舊金山?
顧魏鈞聞聲輕笑:景行何故感慨?
初至美國,難免驚訝。李宇軒如實相告。較之柏林的厚重,舊金山的格局更為開闊,摩天大樓錯落有致,街道上車水馬龍,處處透著新興工業文明的銳氣,哪怕他來自后世,但看慣了現在的國內和德國的風格,看到這里不免有些驚訝。
在使館人員安排下入住酒店后,顧魏鈞便來找他:景行,你得先去紐約一趟。
去紐約?李宇軒不解,原定先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院接洽。
軍械采購一事需你定奪。顧魏鈞遞過清單,眉間微蹙,這些軍火品類,我實在外行。你在德國學過這些,應當清楚我們需要什么。最好能把生產技術一并談下來,經費不必顧慮。
李宇軒掃過清單,見多是些陳舊型號,心下已有計較:我這就動身。
自舊金山至紐約的火車走了3天4夜。次日清晨,李宇軒站在紐約中央車站的月臺上,望著這座比舊金山更為繁華的都市,不由感嘆:這便是紐約?果然氣象非凡。
街上行人如織,各色人種往來穿梭,馬車與汽車并行不悖,墻上貼滿五彩廣告,連空氣里都透著躁動。
他按圖索驥尋往軍械商辦事處,途經街角時見人群圍聚在一處臨時搭建的高臺前,人聲鼎沸。這是在做什么?他問旁邊的路人。
路人指向臺前橫幅:是在選紐約州參議員,幾位候選人在拉票呢。
倒要見識見識。李宇軒來了興致。他在德國也曾見過議會選舉,但美國的場面似乎更為熱烈。候選人在臺上慷慨陳詞,支持者舉標吶喊,反對者噓聲四起,宛若一臺大戲。
他在人群中駐足片刻,聽候選人談論關稅、勞工、海外擴張諸事,心下暗忖:這些議題離中國太遠,我們現在最缺的是槍炮,是讓百姓溫飽的田地。
投票結果很快揭曉。一位金發碧眼的年輕人以微弱劣勢落選,卻仍含笑向支持者致意:無妨,下次再來!
李宇軒覺得此人氣度不凡,但未多留意,轉身往軍械商辦事處去了。
此后數日,李宇軒在紐約軍火市場奔走,卻處處碰壁。
美國人對技術封鎖竟如此嚴密?他坐在咖啡館里,心中郁結。對方一聽是華夏采購團,態度立變:武器可售,技術免談。莫說最新式的勃朗寧機槍和75毫米野戰炮,連生產圖紙都不讓過目,只肯出售些淘汰舊貨。
正煩悶時,身旁響起溫和的問詢:請問這里可有人坐?
李宇軒抬頭,見是那日選舉臺上落選的年輕人,西裝革履,目光清亮。請便。
年輕人落座點了咖啡,打量著他:“你的英語很好,是哪里人?
華夏,李宇軒答道。
華夏?年輕人眼睛一亮,說道我的堂侄女曾去過華夏。
二人相談甚歡。李宇軒得知此人名叫富蘭克林·德拉諾·羅斯福,出身紐約望族,剛從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,對東方文化頗有興趣。
羅斯福說起華夏,感嘆華夏的潛力,李宇軒則與他談論德國軍事改革與中國新軍建設,竟十分投緣。
富蘭克林·德拉諾·羅斯福?李宇軒忽然醒悟,手中的咖啡勺“當”地落在碟中,竟是此人!
這不正是后世那位率領美國贏得大戰的總統?史書上說他因小兒麻痹癥終身與輪椅為伴,可眼前這人站姿筆挺,精神矍鑠。
怎么了?羅斯福好奇相詢。
無礙,李宇軒定神掩飾內心的震動,只是覺得……閣下名諱甚好。
他這際遇著實奇妙——在維也納偶遇希兒,如今竟在紐約咖啡館與未來的美國總統相談甚歡。
書上不是說這位總統不是不良于行么?他暗自端詳羅斯福的雙腿,未見異常,也罷,歷史本就充滿變數。
二人從國際局勢談到民生經濟,羅斯福對中國困境深表同情:你們需要的不僅是武器,更是一套使國家強盛的體制。
李宇軒苦笑:道理皆知,前路維艱。
不覺間夕陽斜照,透過玻璃窗在地上投下溫暖光斑。羅斯福取出懷表:抱歉,晚間還有宴席。
我也該回旅館了。李宇軒起身。
再會,李。羅斯福伸手相握,期待下次相見時,能聽到貴國好轉的消息。
再會,羅斯福先生。李宇軒用力握了握他的手,心緒紛繁。
目送李宇軒離去,羅斯福的隨從低聲問道:少爺為什么對這個人如此關注?
羅斯福望著窗外,若有所思:這個人很有意思,你知道他的來歷嗎?
隨從躬身答道:打聽過了,是華夏陸軍部采購官,名叫李宇軒,曾在德國留學,通曉軍事。
這樣的人才埋沒在華夏實在可惜。羅斯福輕叩桌面,語氣惋惜,該留在美國,這里才有他施展的天地。
少爺,他是科學家?隨從不解。
不,他不像科學家。羅斯福微笑,眼中閃過銳光,他似是天生的高級顧問,果決、敏銳,又通曉軍事外交,這樣的人才很難遇到,而且他知道我所想,看透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。我很喜歡他剛剛說的的一句話,沒有永恒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他頓了頓,語氣轉堅:這個人該為我所用,而非效命那個積弱的華夏。想辦法留住他。許以高職厚祿,妥善安置其家眷,總之,我要他留下。
遵命,隨從躬身應諾。
羅斯福整了整西裝外套,臉上重現溫和笑意:走吧。今日遇見了他,便是競選失利,也覺不值一提。
此時的李宇軒行走在紐約街頭,滿心仍是方才與羅斯福的對話,搜刮后世的名人名句,外加后世的見解。全然不知自己已被未來的美國總統視為囊中之物。他盤算著如何購置軍火技術,盼著早日完成任務返國——他那溪口的兒子怕是已會爬了。
街邊霓虹漸次亮起,將紐約夜色映照得如同白晝。李宇軒望著遠方自由女神像的剪影,忽然覺得,這次美國之行,恐怕不會如想象中那般順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