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清晨,羊城的陽光穿透薄霧,灑滿了國民黨一大的會場。李宇軒站在后排,看著孫問先生走上講臺,聲音洪亮如鐘:“……此次大會,旨在改組國民黨,實行聯俄、聯共、扶助農工三大政策,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軍隊,以掃除軍閥,統一華夏!”
臺下掌聲雷動,李宇軒跟著鼓掌,手心都拍得發燙。他知道,這一刻,將是華夏近代史的轉折點。
幾天后,1924年1月24日,蔣銳元興沖沖地闖進李宇軒的房間,手里揮舞著一紙任命狀,臉上的興奮藏都藏不住:“景行!孫先生任命我為黃浦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!全權負責軍校籌備工作呀!”
他把任命狀拍在桌上,語氣里滿是意氣風發:“你好好跟著我,多學多看。學學我怎么籌備軍校的。等將來咱們根基穩了,就自己搞一個軍校,不受外人掣肘!”
“是,少東家。”李宇軒躬身應道,心里卻早已掀起波瀾。
屬于我的時代,終于要來了。他暗自激動,不說別的,黃浦軍校建立后,少東家是校長,自己就算不能當上總教官,高低也能混個主任當當。
可轉念一想,他又按捺住激動——不就是未來的學生里有不少大牛嗎?這些年他見的名人還少嗎?羅斯福、二戰頭子、孫先生……不差這幾個。
但他立刻想到了另一件事:得趕緊把溪口的兒子帶過來。那孩子今年快10歲了,也該來認認人,長長見識。畢竟,這可是未來的“師長”。
“唉,一眨眼自己都三十多了。”李宇軒望著窗外,忽然有些感慨。穿越到這個時代這么久,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懵懂的青年,可前路的風雨,似乎才剛剛開始。
籌備軍校的日子,遠比想象中艱難。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——而且軍閥們阻撓軍校的成立,不過也理解這學校建成呢是要培養革命軍的,總不能說我拿錢給你,來推翻我自己吧。
幾天后,李宇軒看著蔣銳元把自己關在屋里,對著空蕩蕩的經費賬簿唉聲嘆氣,連飯都懶得吃,忍不住在心里罵娘:不是校長,沒有資金你就擺爛了?我日,不愧是你呀!
就因為去財政廳跑了幾次,吃了幾次閉門羹,這家伙居然就撂挑子了。李宇軒又是氣又是無奈:我是該夸你,還是該罵你?罵你吧,但你沒把爛攤子丟給我;夸你吧,你一個籌備總指揮,居然帶頭擺爛。
正琢磨著怎么勸,門外傳來“咚咚”的敲門聲。
“外面誰在敲門啊,景行?”蔣銳元在屋里悶悶地問。
“我去看看,少東家。”李宇軒拉開門,只見門口站著個身材魁梧的軍官,肩章上的星徽閃著光,身后跟著兩個衛兵,氣勢洶洶。
“你是誰呀?”李宇軒沉聲問道。
“我是滇軍軍長范石生。”對方嗓門洪亮,帶著股倨傲,“我找蔣校長有事,蔣校長人呢?”
“在屋里。”
李宇軒剛側身讓開,范石生就大步闖了進去,一眼看見坐在桌前的蔣瑞元,上下打量了他幾眼,語氣里滿是不屑:“你就是蔣校長?”
蔣瑞元站起身,眉頭緊鎖:“我是。”
范石聲嗤地笑了,聲音像炸雷:“你在黃埔辦什么鳥校?就你那幾桿吹火筒似的破槍,我只派一個營的人,就能繳了你的械!還想培養革命軍人?我看是過家家還差不多!”
這話像一記耳光,狠狠扇在臉上。李宇軒站在旁邊,氣得攥緊了拳頭,恨不得沖上去給這姓范的一拳。
蔣銳元的臉漲得通紅,嘴唇動了動,卻一個字也沒說出來。
范石聲見他不吭聲,更覺得得意,又嘲諷了幾句,才帶著衛兵揚長而去,臨走時還故意撞了李宇軒一下。
屋里死一般的寂靜。
“景行,把門關上吧,我要休息了。”蔣瑞元的聲音低沉得像埋在土里,頭也沒抬。
“是,少東家。”李宇軒默默關上門,心里的火氣卻越燒越旺。
不是,你丫的被人當面羞辱,居然一聲不敢吭???
他看著蔣銳元背對著他的背影,那背影佝僂著,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落寞。這還是那個在上海為陳奇美收尸時,連死都不怕的少東家嗎?還是那個說要“自己搞軍校”的委員長嗎?
被人指著鼻子罵“辦鳥校”,被人嘲諷“一個營就能繳械”,他居然就這么認了?
李宇軒想不通。是這些年的挫折磨平了他的棱角,還是骨子里的自卑在作祟?他甚至寧愿蔣銳元像以前那樣暴跳如雷,哪怕把桌子掀了,也比現在這副蔫樣強。
可他終究沒說什么。有些坎,得自己邁過去,有些羞辱,得自己咽下。或許,這就是成長的代價——在亂世里,能屈能伸,有時比血氣之勇更重要。
他輕輕帶上房門,留蔣銳元一個人在屋里。窗外的陽光依舊明亮,可李宇軒知道,籌備黃埔軍校的路,恐怕比想象中還要難上百倍。
但他沒打算放棄。不管少東家是不是擺爛,不管資金是不是到位,這軍校,必須辦起來。
他攥緊了拳,指節泛白,轉身大步走向營房。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,每一步都踩得堅實,像是要把方才范石聲那幾句輕飄飄卻又扎人的羞辱,全碾碎在腳下。
魔都來的老弟兄們!他推開營房木門,聲音帶著幾分剛壓下去的火氣,“都出來搭把手,先把校舍打掃干凈!”
幾個穿著灰布軍裝的漢子立刻應聲起身,他們知道這位兄弟的脾氣,沒多問緣由,抄起掃帚就跟著往外走。
他望著弟兄們忙碌的背影,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槍套。范石聲那句“黃浦的槍不過是吹火筒”還在耳邊打轉,他眼底掠過一絲冷光:“等著吧,總有一天,我會讓你親眼看看,這黃浦的槍,能打穿多少硬骨頭!”